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让“安全之树”长青--物探院2025年“安全生产月”活动综述

作者:廖湘敏 发布时间:2025-07-10 09:00:41 浏览量:152

      物探研究院2025年“安全生产月”活动已圆满收官,但安全生产的警钟仍需长鸣。从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深入宣贯,到“查找身边安全隐患”的全员行动;从AI技术赋能安全管理的创新实践,到防汛消防演练的实战检验,物探院以“永远在路上”的姿态,不断拓展“安全生产月”活动内涵,让安全理念真正融入血脉、化为行动。


思想筑基 让安全理念入脑入心


      将理论学习作为安全生产的“第一引擎”,通过专题学习、主题宣讲、警示教育等多维发力,推动安全理念在全员心中生根发芽。6月16日,物探院党委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4次(扩大)学习会议,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以“统筹发展和安全”为主题开展研讨,将“两个确立”的政治自觉转化为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的责任担当与行动实践。党委书记、院长段建华带头讲授安全专题党课,强调“以‘四下基层’优良传统下沉一线排查隐患,杜绝形式主义”,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将作风建设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。通过悬挂宣传横幅、播放安全视频、发放宣传折页等方式,在办公区、项目现场营造“人人讲安全、个个会应急”的浓厚氛围,让安全文化可见可感,进而入脑入心。


图片1.png

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4次(扩大)学习会议



机制固本 让安全管理落地生根


      “一时安全不难,难的是一世安全。”唯有建立长效机制,才能实现安全管理的长治久安。以“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”为主线,构建起“制度+技术+责任”的三维管理体系。

      在制度建设方面,编制并实施《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指导手册》,针对地震勘探、电法物探、区域治理三大主业,梳理危险源辨识基本单元,形成风险矩阵和管控措施表,配套设计现场风险告知牌,实现“一项目一策、一岗位一清单”。在技术创新方面,率先引入“专用二维码”系统开展灭火器巡检,通过“一物一码”实现设备信息、巡检记录、维护历史的数字化管理,杜绝手工登记遗漏问题,提升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。在责任落实方面,建立“四不两直”督查机制。院安委会副主任带队深入山西东峰煤矿等项目现场,以“零容忍”态度查隐患、促整改,对违规事项严肃问责,狠抓全员责任落实。


图片2.png

山西东峰煤矿项目现场检查


行动见效 让安全防线坚不可摧


      组织全员开展风险辨识、隐患排查、应急演练等实战行动,让安全防线在实操中不断筑牢。院及所属各单位对地震勘探、火工品管理、办公场所等重点领域开展拉网式排查,建立问题清单,按照“五定”原则实现整改闭环。在山西介休项目迎接总局检查时,对发现的问题制定专项整改方案,确保“条条有回音、件件有着落”。同时,积极开展应急演练,组织防汛实战演习,模拟办公区洪水险情,应急小组迅速集结、堆筑围堰、排水抢险,检验应急处置能力;各项目现场结合实际开展火灾消防、高温中暑等专项演练,通过“双盲演练”提升职工应急反应速度。此外,还开展“安全隐患随手拍”“我是安全吹哨人”等活动,激发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治理的积极性。


图片3.png

防汛演练

图片4.png

灭火器使用培训



文化铸魂 让安全基因代代传承


       以“五进”工作为抓手,推动安全文化向家庭、社区、项目延伸,让安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、工作习惯。

      在6月16日“安全宣传咨询日”当日,设置咨询台、发放宣传资料380余份,结合《安全生产应知应会手册》和《安全生产事故案例汇编》开展互动答疑;推进“科技兴安”战略,加快AI技术在消防巡查、震源设备中的应用研究,以科技赋能安全;开展“家庭安全寄语”活动,引导职工家属书写安全叮嘱,让“家人的叮咛”成为安全生产的“第二道防线”。


图片5.png

“安全宣传咨询日”发放宣传资料


      “安全生产月”可以结束,但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。物探院将以思想筑基为根,以机制建设为干,以行动落实为枝,以文化铸魂为叶,精心浇灌着“安全之树”,让安全之基永固、发展之路长青。



上一篇:以慰问谈心传递组织温暖 激发改革奋进力量——物探研究院党委深入… 下一篇: 物探院与大地特勘队联合开展沉浸式警示教育联学共建活动

联系我们 | 隐私与安全

北京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外环西路26号院23号楼邮编:100070电话:010-81371813

地址:河北省涿州市范阳西路56号邮编:072750电话:0312-3684221

京ICP备11081852号